2019-09-09 作者: 金辉 来源: 经济参考网
9月7日,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在京公布了2019年获奖名单,邵峰、王贻芳、陆锦标、王小云4位科学家获奖。其中,王小云是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以来的首位女性获奖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邵峰因其发现人体细胞内对病原菌内毒素LPS炎症反应的受体和执行蛋白的贡献摘得“生命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陆锦标因其在实验发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研究,特别是解释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性提供了可能的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因其在密码学中的开创性贡献,她的创新性密码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广泛使用的密码哈希函数的弱点,促成了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取得的成就荣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其中,王小云也是未来科学大奖设立4年来,惟一的一位女性获奖者。
作为中国首个由科学家和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世界级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强调奖励在大中华地区完成、产生巨大国际影响、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的科研工作,旨在推动突破性基础科学研究,表彰优秀科学家,吸引全球科技人才。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目前由21位国际知名科学家组成,评审体系主要参考诺贝尔奖、图灵奖等国际著名奖项,采取提名邀约制和国际同行评议制。候选人由科学委员会邀请的提名人提名产生,不接受个人申请与机构推荐。在确定候选人后,由科学委员会确定五位以上该领域的国际专家,对各候选人被提名的工作成果在工作成就、创新性、影响力等方面进行横向和竖向比较。最终的获奖者名单由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参考国际同行评议不记名投票确定。
未来科学大奖单项奖金为一百万美元(人民币约716万元),每项奖金由四位捐赠人共同捐赠:“生命科学奖”捐赠人为丁健、李彦宏、沈南鹏、张磊;“物质科学奖”捐赠人为邓锋、吴亚军、吴鹰、徐小平;“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捐赠人为丁磊、江南春、马化腾、王强。
11月13日至17日将举行未来科学大奖周,为期五天的议程主要包括与知名高校合作举办获奖人学术报告会,对具备前沿、交叉、应用特征的学科或领域进行深入探讨的高峰论坛、科学峰会以及颁奖典礼。届时,全球近百位具有卓越影响力的顶尖科学家出席见证。